我們以「全人、全家、全程」的多元關懷模式,守護家庭成員及社區弱勢族群,針對從出生到老,人生各階段所面對的問題,提供支持與援助,共渡難關,進一步實現自立和自我發展。此外,透過心靈關懷,緩解身心壓力,增強自我信心,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,共同建立一個和諧、穩定和繁榮的社會。
關懷行動:
1. 經濟支持與多元的服務,讓貧困人口緩解生活壓力。
2. 醫療費用補助與照護,消除貧病相依的困境。
3. 提供學費補助、獎學金等,幫助弱勢學生接受教育。
4. 進行職業培訓,幫助失業者重新找到工作。
5. 以心靈關懷等社會服務方式,幫助有需要的人緩解身心壓力。
根據慈濟長期關懷的家庭資料分析,單親家庭佔26%、小家庭佔21.1%、獨居長者家庭佔14.6%、單人家庭佔14.1%、隔代教養家庭佔4.4%。而弱勢家庭所面臨的困境,常常來自於多種因素交互作用,每個家庭、每個人生階段,所面對的難關與挑戰各有不同。
慈濟強調長期關懷,透過和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互動與信任關係,從個人、家庭到社區,提供經濟支持與各項慈善服務,協助家庭成員維持生計,減輕經濟壓力。同時,我們也提供各種職業訓練及教育補助,幫助家庭成員提升自我價值,增加就業機會及收入。並且關注家庭成員的心理及社會需求,以多面向的協助,讓弱勢家庭擺脫困境,讓家庭成員能夠在各方面得到支持,協助他們重拾自信與獨立性,進而達成自立的目標。
極端氣候災難將導致農業失收、農業和林業等戶外勞動生產力降低、糧食價格上漲、疾病增加、經濟損失。據世界銀行的估算,到2030年氣候變暖,將造成1.32億人陷入極度貧困。而氣候變遷所造成的高溫,也直接影響都市的戶外工作者、貧窮者、障礙者、老人及小孩等脆弱族群。原本生活貧困人,生活也更加困難。
海外慈濟人自力更生,但針對資源比較薄弱的地區、沒有慈濟人的地區,或重大災難發生時,本會同步浥注資源,借力使力,加大關懷力道。
關懷行動:
1.生活扶助:社區關懷、個案關懷、新芽助學、急難救助、機構關懷
2.營養支持:供食站服務、兒童營養補充
3.生計扶助:職訓培力、大愛農場/愛心菜園耕作、農業培訓
4.水資源計畫:淨水專案(鑿井、修井)、雨水收集系統建置
5.衛生關懷:兒童及社區理髮、兒童與家庭衛教、婦女衛生關懷、一般廁所建置、生態廁所建置
6.健康關懷: 醫療補助、復建中心
7.專案扶助:難民關懷、大愛村援建、學校援建/修繕、大米發放、環境永續專案、減碳爐灶建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