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濟貧扶困行動

根據慈濟長期關懷的家庭資料分析,單親家庭佔 26 %、小家庭佔 21.1 %、獨居長者家庭佔 14.6 %、單人家庭佔 14.1 %、隔代教養家庭佔 4.4 %。而弱勢家庭所面臨的困境,常常來自於多種因素交互作用,每個家庭、每個人生階段,所面對的難關與挑戰各有不同。

獎助學補助 安心上學去

逆境,一個人面對,很無助;
逆境,一群人陪伴,有希望!

這是蔡同學的故事。

他從小就在寄養家庭和育幼院長大,沒有親人陪伴。國三時父親過世,求學之路變得更加艱辛,但他始終記得父親生前的交代,他說:「爸爸希望我不要走偏,好好讀書」。

即使生活壓力重重,他仍半工半讀,為自己賺取生活費,完成學業。而在慈濟的幫助下,他得以繼續完成大學學業,彌補父親無法求學的遺憾。

蔡同學說:「慈濟幫助到我的是學費,經濟壓力上面,是真的減少很多。」志工們的關懷也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。
志工邀約下,他一起去訪視,蔡同學看到長者勇於面對生活困境的精神,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:「遇到困難,不要輕言放棄,只要努力,就會看到希望」!

    獎項共區分為全勤、孝悌、進步、學習領域及特殊表現獎等五種獎項。

    取名為「新芽」,是為鼓勵學子們,如初生的新芽般,不斷地成長、茁壯,將來能成為挺拔的大樹,迎向美好的未來。

            慈濟長期關懷
            十年後她錄取台大醫學系

            「恭喜你錄取台大醫學系。」

            「冠樺!師姑們來看妳了。」

            十年來,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,在2022年12月25日聖誕節這一天,多了一句,「恭喜您錄取台大醫學系」!

            彰化區慈濟志工帶者喜悅溫暖的心到家中道賀,恭喜這位志工陪伴關懷長達十年的女孩,錄取台大醫學院醫學系。

            就讀高三的黃同學,自幼父母離異,與母親一起和外公、外婆父母同住。而母親身體健康欠佳,需長期服藥,有時甚至需住院治療,家境清苦。

            雖生長於弱勢家庭,但她活潑開朗,不向命運低頭。小學就考取街頭藝人的證照,2015年還曾獲頒總統教育獎。

            她很感恩慈濟一路的幫助,讓她可以買參考書,考上好高中。她也立志未來能像慈濟人一樣到海外去義診,認養與她一樣需要幫助的小朋友,照顧更多苦難人。

              街友關懷 寒夜不孤單

              「有吃飯嗎?」

              他坐起身回應,「一天沒吃三餐,有兩餐可以吃」。

              氣象報告,2022年12月17日,全臺溫度將低至十度以下,高山並有下雪的可能。16日晚間,志工帶著帽子、襪子、衛生衣、暖暖包、外套、圍巾、睡袋等禦寒物資,上街送溫暖。

              在汐止火車站,鄭先生蜷縮著身軀睡在人行道上,兩側擺著寶特瓶、紙箱等回收物。腫脹的腳沒穿鞋,沒蓋棉被。志工將兩包暖暖包拆開,放到他外套裡。

              「有吃飯嗎﹖」他坐起身回應,一天沒吃三餐,有兩餐可以吃。志工拿出禦寒物資包裡的帽子,襪子、暖暖包。卸下心防,他開始說起,房子崩塌,所以不能住,只好來車站暫住。結婚兩年太太就無預警離開。在工作中被同事欺負,他因為反擊而被關了兩年,出獄後也不敢回家。因為身體不好,所以只能在身體好的時候打零工。

              在臺中,火車站前「鐵鹿大街」廣場另一頭,可遮風蔽寒的小角落,棉被、紙板、衣物、吃食,一撮撮、一籠籠,紙箱堆疊,圍成一個小範圍,就是街友安身的「家」。

              中區人醫會紀邦杰醫師與志工們一行41人,帶著熱滾滾的大麵羹、茶葉蛋、點心糕餅和外套、手套、圍巾、毛帽等等禦寒物資,隨著臺中市街友關懷協會的同仁,進行街友關懷。

              在臺南,謝先生因故流落街頭,平時靠打零工維生,還能勉強度日。無奈腳疾舊傷復發,無法工作而陷入困境。透過社會局提報,志工們協助他就醫,還幫他解決入籍和住房問題。也為他找到了一個平房,並動員清掃、整理,幫謝先生和其他獨居長輩,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              志工也發現,此處其他的租戶都是60到80歲的獨居長者,因為沒有熱水器,所以都必須在屋內自己燒熱水,再提到公共浴廁沐浴。擔心長者的安全,志工還安裝了室外熱水器,讓大家有更安全的沐浴方式。

                慈馨會所
                花蓮首座精神障礙服務據點開辦

                精神障礙者中,
                有 87.6% 居住於社區,
                生活環境受限,
                家庭也承受極大的照顧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  衛福部社家署推出第二期社會安全網規劃,旨在於全臺佈建49個「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」,以一縣市一據點的方式,提供關懷服務。
                在2022年12月23日,本會接手花蓮縣第一個精神障礙者協作據點「慈馨會所」。協助建立及完善精神康復者在社區的服務資源,增進他們的社會參與,提升生活自立能力,也減輕照顧者的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