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愛日不落 善行在人間

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2022年報 2022.01.01~2022.12.31

慈善,是慈濟的根源。
是慈濟面對當前種種挑戰所需要堅守的信念,
慈善創新、全球合作、數位科技、青年參與,
是2022年慈善工作重點,
也是慈濟永續的力量。
在疫情、戰禍、氣候變遷天災人禍頻傳的大環境,
我們需要更多善行的力量。
感恩所有捐款人的支持,
及合作夥伴的協助,
一起肩負責任,
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。

閱讀更多
創辦人的話

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天天看國際新聞,山河突然變色,人生幻化無常。身為佛弟子,就要為人間負起責任;看得到、聽得到的,總是要身體力行,將我們的力量伸過去,拔人間苦難。這是我對慈濟人最大的期待。

閱讀更多
執行長的話

由衷的感恩大家,長年來對慈濟慈善志業的護持,讓慈濟慈善關懷足跡,走入128個國家地區。
未來,慈濟「淨零排放」策略的「減碳源、加綠能」將更具體;治理與資訊透明將再提昇……

閱讀更多

全球 慈善行動力

氣候變遷持續惡化,全球約有33至36億人,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危機的環境中; 戰爭、旱災、政治動亂等因素,引發地緣衝突與糧食危機; 疫情所致,封城、鎖國重創全球經濟,造成失業及飢餓人口增加,貧富差距持續拉大; 高齡化社會、出生率下降產生的「寧靜危機」,社會結構正在改變中…… 網路駭客活躍、假消息蔓延、原生Z世代沉溺虛擬世界,更期待人心能淨化、社會更祥和。閱讀更多

消除貧窮與飢餓,這是全球慈善工作的首要任務。全球發展的不平衡和不公平,是造成飢荒的重要原因。而無論是氣候變遷造成的乾旱、洪水、颶風等自然災害,或是戰爭、經濟危機等人為災害等,加上全球人口持續增長……閱讀更多

世界經濟論壇在2023年1月11日發布了《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》(Global Risk Report 2023,GRR2023),不論未來2年內或是10年內的全球風險,自然災害及極端天氣事件始終名列前三名。長期而言,氣候變遷減緩及氣候變遷……閱讀更多

人口老化和少子化,就像是翹蹺板的兩端,彼此相關聯。「少子化」導致人口結構失衡,老年人口比例過高,而這些老年人口又需要更多的醫療、養老等福利,對年輕人又相對產生壓力。面對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……閱讀更多

聯合國 IPCC 報告,全球有約 33 至 36 億人生活在氣候危機高風險的環境。糧食危機、水資源短缺、空氣污染和廢物管理不善等環境壓力,持續對當地居民造成生活威脅。閱讀更多

全球三大問題,戰爭、疾疫跟氣候,愈演愈烈,亟需跨界合作。慈濟除了積極參與16個聯合國組織及平台會議,並連結超過20個國際人道救援組織,一起走入需要援助的災難現場。閱讀更多

2022年收支說明

慈善是慈濟的源頭,
我們立足臺灣,共善國際,
我們跨越藩籬,擴大愛的力量,
邁開腳步,走到需要關懷的人面前,
持續一點一滴把溫暖傳遞出去。

下載 線上閱讀

2022年
年度報告

感恩所有捐款人的支持,及合作夥伴的協助,
一起肩負責任,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。

下載 線上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