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在新店靜思堂正式與鴻海科技集團簽訂共善合約,由鴻海科技提供的健康檢測系統,結合慈濟具有醫護背景的人醫會志工團隊,攜手打造科技化的慈善關懷。
為弱勢家庭改善居家安全環境,是慈濟半世紀以來的慈善服務項目之一。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,「居家安全」更顯重要。
這對長輩或殘障人士而言,有著很重要的「預防性」意義,大至整棟房屋的修繕,小至屋內地板的防跌止滑,都是生命安全的最基本保障。
超高齡地區
臺南市東山區,年輕人口外流嚴重,65歲以上長者佔全區總人口近25%。
浴廁空間狹小,志工為阿嬤選擇上翻式摺疊扶手,預防意外發生,不占空間,也不會成為阿嬤移動障礙。
全屋修繕 安穩生活
嘉義獨居李伯伯,小兒麻痺,右眼失明、左眼弱視。住在老舊破損的房子,不敢開火煮食,也從未洗過熱水澡。
志工發現他的困境,即展開長期的關懷,並進行全屋修繕。修補屋頂、更換電線及開關、安裝熱水器、加裝安全扶手、照明設備,並帶來帶來衣櫃、桌椅、床板、床墊等家具。
李伯伯說,「就像家人般的照顧,感覺很溫暖,讓我有不一樣的人生」!
長輩洗澡時發生跌倒意外,緊急住院治療,出院前醫院提醒家屬返家時要準備好相關輔具,如何好好陪伴家人度過復健或晚年的時光,也是高齡化社會下的重要議題。
2017年,慈濟成立環保輔具平台,是為了環境永續並幫助弱勢家庭而誕生。志工以「一條龍」的服務方式做關懷:輔具送出前先檢測、到宅協助組裝、後續家訪關懷。以環保、減碳的理念,照顧弱勢、支持臺灣醫療長照體系,一起撐住高齡化社會。
李先生,18歲時因一場車禍失去右腿,試乘志工送來的電動代步車,很快就上手,而他最想做的一件事,是去看老朋友。
嘉義縣阿里山鄉公所向慈濟提出,12個村有輔具需求。志工在三天內,將120多個輔具送到96戶家庭。收到的家屬露出欣喜的笑容,開心可以減輕照護的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