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災害救助  人道救援

2-2-1
援助烏克蘭難民
跨國、跨組織加大力道

首場烏克蘭難民援助發放,於3月5日在波蘭波茲南(Poznan)近郊 ,斯科熱沃(Skórzewo)政府單位提供的地點進行。爾後,關懷腳步以當地志工所在的波茲南、盧布林(Lublin)、斯塞新(Szczecin)、首都華沙(Warsaw)及奧坡雷(Opole)為中心,逐漸擴及周邊城市。援助方式從一開始的生活物資發放,到考量難民需求差異,以及可能遷徙的狀況,改為提供當地大型連鎖超市的「購物卡」,而後進一步以「現值卡」取代,讓難民在不同的通路間運用。

波茲南團隊在羅基尼察區(Rokietnica)消防局的附屬會議廳,進行現值卡發放,援助當地的烏克蘭難民。穿著志工背心的烏克蘭志工,為鄉親仔細核對發放資料。

盧布林與明愛會、烏克蘭以工代賑志工緊密合作,在盧布林進行數十場發放,讓愛跨越宗教、語言、種族,匯聚力量。

慈濟在奧坡雷與企業家、政府三方合作,於奧坡雷體育館(Opole Stegu Arena)進行現值卡發放。烏克蘭鄉親依序進場,分站進行發放作業。

志工家訪時,發現來到波蘭的烏克蘭長者,語言與工作都有困難,生活不易,走不出家門更影響身心健康;因此發起了義賣烏克蘭素餃活動,邀請長者每週來包烏克蘭餃子,讓他們可以走出家門,歡喜共聚。

隨著波蘭各地現值卡發放完成,慈濟烏克蘭難民短期急難援助行動,畫下圓滿句點。各地進入中期援助評估,並開辦波蘭語課程,期待幫助烏克蘭鄉親,能具備聽說讀寫基本能力,藉此求職順利,有份工作獨立自主生活。

與波蘭婦女基金會合作,營運「安全避風港」合作計畫,當家長參與課程時,安全避風港也為孩子準備多種活動。透過各式活動,孩子們可以學習調節情緒,讓他們感到安全,表達分享。這一天,他們上的課程是「創意工作坊 - 降落傘」。

2-2-2
海外防疫關懷行動

防疫物資:
18個國家/口罩、隔離衣、居家防疫包等307萬3,597件。

醫療設備:
4個國家/呼吸器、氧氣槽、救護車、製氧機等450件。

防疫物資送到索羅門群島
氧氣槽送到斯里蘭卡
慈濟與「為愛生活」合作,將呼吸器等醫療及防疫物資送達印度
2-2-3
海外災害事件援助

2022年在巴基斯坦、孟加拉、美國、烏干達、馬來西亞、馬達加斯加、莫三比克、菲律賓、獅子山、墨西哥、厄瓜多等11國家,進行災害救助及及賑災物資備援。包含巴基斯坦水患、菲律賓及馬來西亞雷伊颱風、莫三比克貢貝氣旋、獅子山火災及水患、美國伊恩颶風、馬達加斯加巴奇雷氣旋、墨西哥九一九地震、孟加拉西塘氣旋、烏干達恩德培火災等。

馬達加斯加連續氣旋 糧食、種子發放紓困

1月下旬起,接連遭到四個氣旋侵襲,加上長期乾旱,造成當地嚴重缺糧。慈濟與當地獅子會合作,於4月9至12日在馬南扎里(Mananjary)四個村莊進行發放,提供大米、豆子、糖及肥皂等生活物資給1,460個家庭。2023年1月,再度於伊孔古區(Ikongo)展開饑荒發放,提供即時營養包、鏟子及玉米、白豆、黃豆、番茄等蔬菜種子,救急解困。

巴基斯坦洪患 跨組織合作助災民

繼2005年地震和2010年水災後,2022年再度伸援巴基斯坦。
6-8月,接連的強降雨,巴基斯坦約三分之一的國土遭洪水淹沒,據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統計,造成約17000人死亡,12800多人受傷, 200萬餘棟房屋毀損,超過161萬公頃的農作物受損。巴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,並向國際社會求援。
慈濟與巴基斯坦當地的關懷基金會、伊斯蘭援助協會、夏卡加女權組織、麥地那伊斯蘭研究中心、天主教靈醫會及世界醫師聯盟等機構合作,於9、10月間深入災區訪查、造冊,並進行一波波發放活動,並與世界醫師聯盟進行醫療服務,透過跨組織的合作力量,穩定生活。
援助項目包含:糧食生活包、毛毯、醫藥品、衛生用品包、禦寒物資、蚊帳及支援藥物、義診、婦兒科診療、兒科疫苗等之醫療服務。